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,並創下紀錄成為首部獲得柏林影展最高榮譽金熊獎的紀錄片,義大利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(Gianfranco Rosi)的新作《海上焰火》(Fuocoammare)聚焦西西里外海的蘭佩杜薩島,呈現了現下正持續發生著的重要議題——難民問題。

 

2010年末至2011年初,突尼西亞發生茉莉花革命,原有政權被推翻,反政府的示威浪潮接連席捲北非與中東,大規模衝突不斷,阿拉伯世界劇烈動盪。為逃離戰亂,大量人民鋌而走險橫渡地中海前往歐洲,首先落腳蘭佩杜薩。電影開始時指出,在過去20年間約有40萬人飄洋過海來到該島、約有1萬5千人喪命大海,簡短的數據資料即顯示出移民人數之多、難民問題之嚴重。

 

16114836_10154477760506939_8993406471768099694_n.jpg

 

蘭佩杜薩島(Isola di Lampedusa),一座面積約20平方公里的西西里外海小島,隸屬義大利,距北非突尼西亞海岸僅約113公里,是離北非最近的歐洲領土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由北非前往歐洲的首要門戶,故有「歐洲之門」之稱,登上蘭佩杜薩島,歐洲便是近在眼前。

 

本片以看似獨立的影像片段組成,透過兩條敘事主線——島民的日常、難民的境遇——彼此穿插,讓我們看見島上兩者截然不同的生活樣貌。

 

海上焰火 - 難民與搜救船.jpg

 

以島民的生活開啟序幕,導演帶領觀眾踏上蘭佩杜薩島。男孩探險遊玩,老婦料理家務,漁夫捕魚營生,電台主持播放音樂……,平實、悠緩、閒適、恬淡,捕捉著一幕幕日常。其中對男孩Samuele Pucillo一家的紀錄尤為細膩。與朋友製作彈弓、與父親出海捕魚、練習射擊、適應乘船,畫面乾淨簡潔的色調襯著Samuele平凡的日子,也由是窺見了蘭佩杜薩之景況:島民與海共存、以海維生,且多為中老年人及孩童。實是如此。蘭佩杜薩島民約有6千人,青壯年人口外流嚴重,定居於是的,多為所謂的「依賴人口」。可他們依賴的不是扶養的人,而是海。

 

uu3lkx-HC.jpg

 

與此同時,島的另一面,一艘艘載滿難民的小船傳來斷續的訊號,等待著救援。巡防隊一次次地將他們救起,安檢並收容。披著金色錫箔紙,倖存的難民們蜷縮在地,沒有呼天搶地的哀嚎,只有無聲的哭泣。一片木然。

 

「這是我的見證,我們不能再待在奈及利亞,許多人死亡,大多是被炸死,我們被轟炸,逃出奈及利亞。我們跑到沙漠,跑到撒哈拉沙漠,許多人死亡,在撒哈拉沙漠許多人死去,許多人被強暴或殺害,我們待不下去。我們逃難到利比亞,利比亞是ISIS的城市,利比亞是不能待的地方,我們跪下哭泣,我們該怎麼辦?山嵐藏不了我們,人們藏不了我們,所以我們逃向大海……」

 

Ct3nYn7XYAAEBnp.jpg

 

難民們歌唱並祈禱,用力吐出的一字一句承載著無數沉痛與辛酸,他們所經歷過的苦難導演並未多做說明,然片中這幕便直接而有力地訴說了一切。

 

為逃離戰亂,他們湊足金錢換到偷渡船票,一張票約莫一至二千美金。無法負擔費用的人們負責駕駛船隻,多因毫無航行經驗而落難,而所謂「經濟艙」、「頭等艙」實也只是壅塞小船上狹隘的一隅——艙房內燃油不時外漏,灼傷和窒息者甚眾;甲板上風雨巨浪烈日兼至,只因還能呼吸到新鮮空氣而被稱作頭等。大海不是讓人穿越的,可逃向大海是他們唯一的希望。

 

20170508105218-00be30bc98202dc0ede875f92e15937a-tablet.jpg

 

唯一一位在片中對難民問題表達看法的,是島上的Pietro Bartolo醫生。於1991年來到蘭佩杜薩,數年來救助過多達25萬位難民,他看遍了生死。

 

原先計畫於蘭佩杜薩拍攝十分鐘短片的導演,在Bartolo的話語中看見了另一個世界:一個黑暗而悲傷,被多數人選擇性忽略的世界。「我在那世界裡所看到的黑暗,是沒有任何人會希望在有生之年目睹的。」導演說。他因此決定投入一年半的時間拍攝長片,紀錄下所見的一切。

 

Bartolo在片中有一段真誠的自述,「有人說你看過那麼多屍體,習慣了吧,但這種事怎麼可能習慣。」每天不斷有人前來、不斷有人死去,一個個懷抱希望的靈魂於眼前再無生息,到後來甚至會夢見他們,怎麼可能習慣呢。他激動道出了悲傷、哀淒、憤慨,以及束手無策的沉痛。但並不因此放棄。「我們是海島居民,是漁夫,漁夫總是歡迎任何來自海上的事物。」Bartolo堅持。

 

海上焰火 - 小島醫生.jpg

 

懷抱這份人道精神的,不只Bartolo。面對移民,蘭佩杜薩持開放態度,過去20年來一直如是。而今隨著難民問題益加嚴重,他們仍然一如既往的包容接納,並且伸出援手。「生而為人,我們有義務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」Bartolo說。

 

gw_hum_film_fuocoammara_770x510.jpg

 

然而有此體認的仍是少數。導演於採訪中表示,許多當地居民看了此片才知曉居住地的另一層樣貌,身在其中,原先並不瞭解。就像男孩依舊探險遊玩、老婦依舊料理家務、漁夫依舊捕魚營生、電台主持依舊播放音樂……另一面發生了什麼,沒有人能夠真正明白,蘭佩杜薩島上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同時並存著,導演以長時間的影像片段對比出此一事實。

 

478285.jpg

 

片名「海上焰火」出自於義大利歌曲〈Fuocoammare〉,直譯為海上的火。歌詞描寫二戰時英軍轟炸義大利船艦的光景,船艦燒毀,在海上形成一團焰火,映在海面,赤紅一片。歌曲輕快的旋律反襯著悲劇,矛盾卻深刻,本片以此為名,道出了難民問題之迫切與嚴重性,人們看見海的平和,卻不曾看見(也不曾想像),眼中靜謐的大海——島民依賴的大海——是數千萬難民們正置身且無法抽離的焰火。

 

20170425195050225747.jpg

 

透過新聞人們揣摩苦難——誠如片中的一位老婦人,廣播傳來難民的消息,多麼悲慘啊,上帝保佑,她說。難民議題似為耳熟能詳,但人們鮮少親見其景。而導演以沉著淡定的鏡頭紀錄這一切,不煽動誇飾、不評判說教,疏離而冷靜、詩意且空寂,只讓我們看見。

 

fuocoammare-par-dela-lampedusa.jpg

 

片中,男孩Samuele患了弱視。「多使用看不見的那隻眼,才能擁有清楚的視力。」醫生對Samuele說。

 

這幕片段,穿插於此,彷彿有了寓意般,隱喻著世人觀看的目光和視野:放遠、再放遠,海上焰火正熊熊燃燒著,數以萬計的難民正徘徊在生死邊緣,掙扎痛苦著,這些不是歷史、不是過去,而是現下此刻——正在發生,且持續不斷。

 

17760143_10154713120491939_2204298302835058323_n.jpg

 

(圖片出處:Google search)

 

arrow
arrow

    E's film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